网站首页时政要闻党建动态基层党建干部工作公告公示人才天地老干部工作党史知识组工文萃领导讲话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基层党建

渭阳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309                  更新时间:2023年10月18日

今年来,渭阳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建引领、产业牵引、强村富民、追赶进位”总基调,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和基层党建“全域提质年”活动为抓手,聚焦难题破瓶颈、补短板、求突破,突出重点夯基础、促提升、创品牌,为推动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严抓细管,加强组织建设

严格遵守基本制度和日常规范,开展发展党员等党务工作培训3场次,对“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开展情况检查指导15次,做到以查促改、以改促变、以变促进。严格落实“七项机制”要求,建立健全定点联系包抓机制,为8名党委班子成员确定10个党建联系点,定期指导村党支部工作,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开展村级党组织书记“练兵比武”活动,进行全方位“乡级训”,开展季度拉练观摩、知识测试各2次,集中培训、知识竞赛各1次,进一步增强了村党组织书记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结合走村入户摸实情、恳谈项目促振兴、联系服务解民忧等,进一步激发村级党组织书记责任担当意识。

严格规范党员发展,坚持把好入口、程序、管理“三个关口”,全面提升发展党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目前共吸纳预备党员5名;坚持在优秀青年、致富能人等群体中发现和培养优秀入党申请人,不断扩大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夯基固本,强化基层治理

 

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积极作用,弘扬公序良俗,在村党组织引导下,把抵制高价彩礼、革除陈规陋习纳入村规民约,组织村民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10个村选择1名群众基础较好的老党员担任移风易俗宣传员,引导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实现党的组织在基层全覆盖,构建以乡党委为核心,党支部主导,群众参与的基层共治模式,建立了“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全科网格治理体系,建立网格党支部10个、网格党小组32个,联系群众3256户,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格局。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四访四办”、“456”工作法,创新开展主动创稳“三联四早五提升”工作法,通过社级“初诊”、村级“会诊”、乡级“终诊”,积极稳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案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凝心筑魂,创新理论宣讲

 

坚持在基层传播好党的声音,渭阳乡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动各村党组织、党员干部、6支志愿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等深入农户炕头、田间地头开展宣传,将群众的“零星时间”转化为宣讲的“黄金时段”,将农业、医保社保、征兵等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让党的声音传到群众“耳边”。

 

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活动,推动“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更加“接地气”、更有“亲切感”、更富“生活味”。为党员干部发放《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书籍400多本,鼓励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创新宣传好红色文化资源。今年以来,全面挖掘、梳理和持续提升本驮村曹家岘战斗遗址红色文化资源,建成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吸引各党组织等来此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为基层党组织开展红色现场教学提供平台。

联动聚力,助推产业发展

 

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不断探索优化各村的产业发展布局,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特色产业良性发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动作用,形成了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共培养村党组织书记、党员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23个,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46名,带动130个家庭增收致富。持续推进“书记党建项目”落实见效,全年共有党委委员、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22人领办“书记党建项目”27个,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大局工作精准有效衔接、全面整体提升。

 

通过党建带动,探索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路径,2023年结合养牛示范乡建设,打造肉牛养殖示范村2个,示范社6个。依托渭阳乡饲草加工一体化服务中心,带动了全乡饲草料种植加工产业发展,年内完成饲草加工2300余吨,进一步延伸了畜牧种植养殖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建设1000亩小麦种植示范基地1个、200亩中药材育苗种植基地1个,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基地2000亩,建成万寿菊种植示范基地2150亩。

 

 

备案号:陇ICP备16001680号-1   甘公网安备 62112202000007
技术支持:陇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中共陇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