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人才是基本保障。基层应坚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为乡土人才“量体裁衣”谋发展进步。强化人才“选育用”全链条,做好“精准”选拔、“精心”培育、“精细”用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源头活水”。
精准“选”才,做好人才“蓄水池”。以“选才”为出发点,结合人才工作驿站,一方面深入推进“领头雁”培养工程,实施优秀人才选拔计划,注重从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带头人中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每年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掌握青年人才队伍的思想动态、现实表现,对表现优秀、群众公认的纳入村级组织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及时向村“两委”班子输送人才。另一方面打好“乡情牌”“乡愁牌”,组织召开第二届“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乡土优秀人才恳谈会,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0余条。同时实时关注、及时掌握、动态收集乡土人才的个人信息、基本情况、发展走向,想千方、设百计,落实政策措施,把曾经“走出去”的乡土人才“引回来”,改单向“招贤”为双向“奔赴”,为乡土人才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精心“育”才,做好人才“自流井”。以“育才”为发力点,实施人才培育计划,一方面坚持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管理型人才,切实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代表性,为后备干部蓄水池引流甘泉。另一方面坚持从待业大学生、退役军人、乡贤能人等人群中发掘和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夯实乡村振兴“原动力”。以高素质农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等本土人才为重点培育对象,创新多层次、多形式培育模式,通过职业认证、定向扶持和社会保障强化政策激励。完成农民培训2876人、基层技术骨干培养484人,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人才总数达639人,有效推动了“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在全镇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大学生等不同类型人才中选树典型,激发乡土人才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培养“新农人”朝着“高精尖”的方向深入发展。
精细“用”才,做好人才“引水渠”。以“用才”为落脚点,一方面结合我镇现实情况,抓好现有人才,最大限度盘活现有“乡土人才”。建立人才信息库,把专业对口、本领过硬的优秀青年选出来、派下去,通过实习实训,提升本领、增长才干、促进成长,引导他们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淬炼成钢;另一方面动态掌握乡土人才的工作表现和履职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下足研判功夫,把准比对尺度,对人事不相宜的乡土人才及时调整岗位,让“人尽其用”发挥到极致;同时,建立“一对一”长效联系机制,常态化倾听人才的生活工作需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营造适宜乡土人才发展的优良环境,让人才不仅“引得进来”“育得优秀”,更“用得恰当”。